清明节DeepSeek以“清明、踏青、西湖”为关键词作了一首诗,一起来看看。

“薄暖生”“烟浪扶舟”写出了西湖的水墨春色,“雷岳”指的是西湖边上的雷峰塔和岳王庙,有古今交融之感。这首诗的名字——《湖上清明即事》,让人不禁想起南宋作家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接下来一起跟随记者去体验一下吴惟信笔下的西湖。
一诗一画贯古今 共赏西湖暮春景
全长近3公里的苏堤迎来了清明假期第一波游客,根据大数据分析,这个假期杭州再次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而苏堤也是游览西湖的热门“打卡地”。古代的人们,在这一天来西湖踏春,都会干些什么?一起来和AI看一看。
现在游客如何踏春?
第一是徒步的乐趣,苏堤全长近三公里,连接了南山北山,徒步其中,意境动人。在桃花、柳树之间感知春天,再加上是在湖中央行走,一点都不会感觉到枯燥。
第二是古桥乐趣,苏堤共有六座拱桥,各个桥头所见各有亮点,如在“跨虹桥”上可以观孤山半岛景致。

同时,随着西湖生态保护的发展,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一起通过小鸳鸯的视角去看看西湖美景↓
登山也能“开外挂” 外骨骼助力轻松登顶
漫步苏堤,一步一景,皆是诗画江南。AI可不只会写诗,在很多景区里也已经广泛应用,解锁了不少文旅新玩法。今年江西萍乡武功山就推出了一款交互式机器人。此外,听说那里还有一款登山神器,让您“体力不够就装备来凑”,轻轻松松就能登顶,一起去看看智慧登山的新体验。
萍乡武功山景区今年新引入了技术领先的交互式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够与游客进行亲密互动,还能够通过语音交流、肢体动作等方式,为游客提供各种有趣的体验,也为景区增添了更多的吸引力。

武功山的主峰金顶海拔高度达到一千九百多米,对于很多游客而言,徒步登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而现在,景区推出了外骨骼机器人,为游客登山提供了强有力帮助。游客在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后,可以让攀登变得更加轻松,体验到“征服”武功山的成就感。

外骨骼机器人的重量仅有2千克,相当于一个小型登山包的重量,但是可以给穿戴者提供约40%腿部力量的增强,在运动的过程当中,可以减少30%的体力消耗。在正常的模式下,它可以实现助力续航达到17.5公里,可以实现从武功山脚下的牌坊到金顶的轻松往返,极大节省了体能。

很多游客都佩戴了外骨骼机器人步履轻盈登山,景区为了保障外骨骼机器人的电力续航问题,在不同的区域还配置了换电设施。让本就足以支撑往返路程的电力续航,更加上了一层保障。

除了外骨骼机器人,武功山景区还配备了无人机和机器狗等智能设备,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当游客出现意外或失温迹象时,无人机可以快速锁定游客位置,并为其运送失温毯和物资。机器狗则可以用于景区巡逻和游客服务,不仅能够与游客进行简单互动,还能提供路线指引、景点介绍等实用信息,提高了景区管理效率和游客的体验感、安全感。

科技赋能为武功山的春日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随着“科技+文旅”模式的进一步探索,截至目前,2025年武功山景区已经累计接待游客数量22.85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43%。
责任编辑:康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