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parency
4月4日“正清日”,气温回升,不少市民一早便带上鲜花和祭品,踏上清明祭扫的路途。
在广州,上午8点不到,燕岭路上的行人多了起来,带着鲜花和祭品,走向铭恩园(原广州市火葬场)和广州银河公墓。

清明正日,不少市民一大早带着鲜花和祭品前往银河公墓拜祭。

清明正日,不少市民一大早带着鲜花和祭品前往银河公墓拜祭。
早上8点多,家住白云的欧先生就来到铭恩园的无烟拜祭区拜祭亲戚。欧先生说,今早5点就起来准备祭品,除了鲜花和水果,他还准备了炸鱼、可乐等祭品,“都是逝者生前喜欢的。”铭恩园今年继续提供电子香炉免费供市民租用,欧先生也租了一台,“无烟更环保,心意到了就好。”他说。

广州市银河公墓内,一家老小带着鲜花前来祭拜先人。

广州市银河公墓内,一家老小带着鲜花前来祭拜先人。
上午9点多,在广州银河公墓,白女士和家人来拜祭家公和家婆。除了广东传统的烧肉、鸡等祭品,一家人还带上了他们生前爱吃的包子、饺子等面食。

清明正日,不少市民一大早带着鲜花和祭品前往银河公墓拜祭。
白女士说,家公家婆是河南人,在广东生活了大半辈子,融入了广东的生活,但还是忘不了家乡的面食,经常在家里擀面包饺子。一家人还商量着,下次来的时候还要带上醋,蘸着吃更香。

清明正日,不少市民一大早带着鲜花和祭品前往银河公墓拜祭。
对广东人来说,清明祭祖也是团聚的日子。带上丰盛的祭品“拜山”,先人“享用”完美食后,大家一起聊家常、吃美食,“一点都不浪费!”
文 | 记者 高焓
图、视频拍摄 | 记者 周巍
视频剪辑 | 记者 王炯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