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法定单位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具体来说,构成单位犯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主体资格:
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法定单位。
意志支配:
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主体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这意味着单位故意犯罪的集体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决策主体体现出来的。
行为目的:
单位犯罪通常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包括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
决策程序:
单位犯罪必须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并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
法律依据:
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刑法明文规定为应受刑罚处罚的情况下实施的,即刑法分则或分则性条文明确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法律责任: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总结来说,构成单位犯罪需要满足主体资格、意志支配、行为目的、决策程序、法律依据和法律责任等六个方面的条件。常见的单位犯罪罪名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生产、销售假药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资助恐怖活动罪、虚报注册资本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