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批百科 手机版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五大早期征兆,老人符合一种就需重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2:45:00    

《看咸阳》讯:健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记忆化作流沙?亲人变得陌生?心智有如孩童?世界重新归零......

事实上,健忘早已不再是老人的“专利”。很多人都曾体验过“健忘”的懊恼甚至恐惧,但有的健忘是因近段时间工作生活压力大、失眠、情感困扰等导致的记忆力减退,而有的则是痴呆症的早期信号!

为了让广大认知障碍患者得到合理、精准的治疗,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开设认知障碍门诊,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性别和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实现规范化、个体化诊疗。

记忆渐行渐远,爱却从未离开

78岁的老李曾经是街坊邻居眼中的“活地图”,谁家住在哪儿、哪路公交车去哪儿,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可这六年来,他的记忆像被一块橡皮擦一点点抹去——刚说过的话转眼就忘,吃完饭却记不清吃了什么,甚至连相处几十年的老邻居,他也叫不上名字。渐渐地,他不敢独自出门,生怕一转身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曾经熟练的取钱、坐公交,如今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两个月前,家人带老李来到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检查结果让人揪心:头颅MRI显示他的海马体萎缩,脑脊液里检测出异常的Aβ沉积,认知量表评估也证实,老李已经处于阿尔茨海默病的中期。医生开了改善记忆力的药物,希望能延缓病情的进展。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最近,老李开始对着空荡荡的房间说话,夜里尤其严重,他总说“看见”了早已离世的亲人,喃喃自语到深夜。家人既心疼又担忧,再次带他来到医院。这次,医生调整了药物,并加入了认知康复训练。三个月后复诊时,老李的幻觉消失了,情绪也平稳了许多。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他的记忆虽未恢复,但至少不再继续恶化,生活重新找回了一丝安稳。

这场与遗忘的抗争还在继续,但至少老李不再孤单.......

什么是认知障碍?

轻度认知障碍(MCI):像是记忆的小漏洞,虽然暂时不影响生活,但可能是痴呆的“前奏”,得警惕!

痴呆:患者会逐渐忘记亲人,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这些症状要留心!

记忆力减退:刚吃完饭就忘了自己吃过,或者总是重复问同一个问题。语言障碍,想说“水杯”,却只能说出“那个喝水的东西”。

定向力障碍:自己家在哪记不清,甚至在熟悉的小区里迷路。

执行功能下降:穿衣服分不清正反面,日常生活变得困难。

情绪大变脸: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情绪波动大。

危险因素,你家中招了吗?

年龄:65岁以后,风险逐年增加。

家族史:家里有人得过,风险更高。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都可能“添乱”。

头部外伤:曾经受过严重头部撞击,也可能影响大脑健康。

不良生活方式:长期抽烟、喝酒、缺乏运动,都是“隐形杀手”。

预防与治疗,行动起来!

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少吃油腻和高糖食物。

规律运动:每天散步、做做体操,保持身体活力。戒烟限酒:烟酒对大脑伤害很大,能戒就戒!

多社交:多和朋友、家人聊天,参加社区活动,别让大脑“生锈”。

医学干预

药物治疗:医生会开一些药,帮助延缓病情。

认知训练:拼图、数学题、记忆游戏,锻炼大脑灵活性。

音乐治疗:听熟悉的音乐,缓解情绪,让心情更好。

与认知障碍老人相处,记住这几点!

耐心一点:他们可能会重复问同一个问题,别生气,温柔回答就好。

多理解:他们不是故意忘事,只是生病了。

适当帮助:别包办一切,让他们自己动手,比如帮忙摆碗筷,保持独立性。

尊重他们:多夸夸他们,别让他们觉得自己“没用”。

认知障碍不是小事

早发现、早干预

才能让爸妈的生活更有质量

赶紧转发给家人

一起守护爸妈的健康!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责编:黄莎 审核:韩芳 签发:吕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