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批百科 手机版

新民特写|特殊学生能打好乒乓球吗?他们全力以赴冲刺特奥赛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1:56:00    

“好球!”

小小的乒乓球在空中疾驰,划出一道凌厉优美的弧线,轻盈灵巧地落于球桌边沿,一声清脆的弹响尚在耳畔回荡,周围便爆发出阵阵喝彩。这一招反手“快撕”,出自于黄浦区阳光学校8年级学生魏凌志。面对声声赞许,他一言未发,只是腼腆地笑了笑,便再次握紧球拍,投入新一轮的训练中。

昨天下午3时许,气温攀升至23摄氏度,春日暖意扑面而来。黄浦区阳光学校一楼的训练室里,气氛同样火热。2025年长三角残健融合运动会“上海外服杯”融合乒乓球比赛将于5月中旬拉开帷幕,约10日后,来自该校的3名“种子”选手即将率先“出征”,代表黄浦区参与上海地区选拔赛。

黄浦区阳光学校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主要招收区内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及多重残障学生。宽敞的训练室里,摆放着一张乒乓球桌。两侧,两男一女3名特殊学生专注对打,他们挥拍姿势标准利落,似乎和正常学生别无二致。只有偶尔从口中蹦出的几个模糊字眼里,透露着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残疾。

“特殊学生学习乒乓球,注定是一条荆棘之路。”黄浦区阳光学校体育老师董琪说,3名特殊学生都是从学校遴选出来的优秀“苗子”。他们去年5月开始接触乒乓球,情绪稳定,身体协调性也相对较好,但仍比常人艰难百倍。董琪回忆,一开始,他们完全接不到球,只能从徒手对接开始练起,再慢慢上手练习,一步一个脚印。为备战今年的特奥乒乓球比赛,开学伊始,他们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训练,几乎从未缺席。

球桌旁,作为教练的刘方佳仔细观察着3名学生的一举一动,时不时亲身示范、纠正错误。刘方佳就读于上海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是名大二学生。不久前,他向黄浦区残联主动报名,成为了指导这些特殊学生训练的志愿者,还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热身、正反手练习、对打等。刘方佳注意到,相比于正常的同龄人,特殊学生的理解能力偏弱,注意力更容易分散。为此,他反复强调要点,让他们一遍遍重复正确动作,加深印象。令他欣喜的是,刻苦的练习已见成效,“上周,他们还在原地‘站桩输出’,如今已经能满场灵活跑动了”。

一小时的训练时间,3名学生几乎没有休息,甚至主动要求加练,“因为热爱,所以坚持”。面对选拔赛,他们紧张,却也满怀期待。“训练虽然辛苦,但是打乒乓球很快乐。”9年级学生潘嘉乐说,他的梦想是能在比赛中拿到冠军。

下午4时20分,训练结束。校门口,家长正安静等候。魏凌志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扬起向日葵般的笑脸,语气虽有些含混不清,却异常坚定:“我想赢,想和小伙伴们一起拿到第一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