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骗贷是指个人或单位通过 提供虚假材料、隐瞒真实情况或其他欺诈手段,获取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了公积金管理的相关规定,不仅侵犯了公积金管理的公共资源,也损害了其他缴存人的合法权益。公积金骗贷的立案标准包括: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数额一百万元以上,或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万元以上,或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或其他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骗取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行为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对于骗提公积金的行为,一旦被公积金中心发现查实,将会对职工或个人的住房公积金账户进行冻结,限制其正常提取和申请住房贷款,冻结期限为五年。
建议个人在申请公积金贷款时,应如实提供相关材料,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因违法行为而受到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