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因此,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超过30天不还,就构成违法。
具体来说,如果工资是本月发放的,那么要等到第三个月还没发,才能构成违法。对于非全日制用工,如临时工或小时工,工资支付周期不能超过15天。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及赔偿金。赔偿金的数额通常是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来计算。
建议劳动者在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了解拖欠原因,并尽快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