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包干付费”的应对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合同条款明确
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包干价款的结算方式、期限和地点。这有助于在后续执行过程中减少纠纷,确保双方权益。
明确合同中的变更条款,包括由于设计变更、工程量变化或其他工程条件变化所引起的费用调整方式。
时价计算与调整
对于总价包干合同,如果合同价格是基于时价计算的,那么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合同总价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反映通货膨胀等因素带来的成本变化。
催告与法律途径
如果发包人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承包人应首先催告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
如果发包人仍拒不支付,承包人可以依法将工程折价,或者请求人民法院将工程依法拍卖,以保障自身权益。
政策与管理支持
政府部门应出台统一的指导意见,明确“包干制”改革实施的范围、内容、责任,并加强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制定与“包干制”实际需求匹配的管理制度。
推动多部门联合监督管理模式,构建监督信息共享、情况通报、线索移送的协同机制,有效指导监督项目管理及承担单位推行“包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