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制动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制动灯对其他的道路使用者非常重要,如果制动灯不亮,将无法及时给后方的车辆发出制动警告信号,车祸有时就是这么发生的。因此,应及时检查制动灯。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汽车制动灯不亮呢?又该如何检修呢?
制动灯不亮的原因主要有:
1、制动灯灯丝烧断,灯泡损坏;
2、制动灯开关失灵,不能控制制动灯工作;
3、制动灯搭铁不良。
知道了制动灯不亮的具体原因,那么该如何检修呢?
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来检修。
首先拆下制动灯灯泡,看灯丝是否烧断。
其次,若灯泡完好,可踩下制动踏板,然后测量制动灯电源线接线柱是否有电。
若有电,则说明制动灯搭铁不良;若没电,应检查制动灯开关和线路。
最后短接制动灯开关接线柱,若制动灯亮,说明制动灯开关有故障,应更换;若不亮,则说明线路中有断路,查出断路点加以修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