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讨债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诉讼时效:
注意债权债务的诉讼时效,一旦过了诉讼时效,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关注债务人的资金情况:
时刻关注债务人的资金流向,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了解对方的经济状况和财产动向,掌握其是否有能力偿还债务,以便采取有效的追讨手段。
合法追讨:
采取合法的方式追讨欠款,不得使用非法手段。例如,避免使用暴力、恐吓、辱骂等手段,以免违反法律规定。
收集证据:
债权人应当提供证明双方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借款合同、借条、转账记录、电话录音、欠条等。这些证据在诉讼过程中至关重要。
书面催收:
通过书面催收函件通知债务人,并尽量说服债务人签收确认。这不仅可以中断诉讼时效,还可以为诉讼准备充足的证据。
签订还款协议:
如果对方并不抵赖,而只是以种种借口拖延还款,可以与对方签订还款协议,明确还款的方式和期限。这有助于在诉讼时效内完成追讨。
申请强制执行:
在获得法院判决后,如果债务人仍不履行还款义务,应及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注意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性,确保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进行。
保全措施:
在起诉前,可以申请法院冻结对方的资产,以确保胜诉后能够顺利执行判决。但需注意,申请诉前保全需在15日内提起诉讼,否则保全将无效。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善于运用调解、和解、仲裁、诉讼等综合手段,尽可能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债务纠纷,以减少诉讼成本和时间。
了解债务人:
在追讨债务前,要认真了解债务人的有关情况,收集信息和资料,制定讨债的方法和策略。针对不同性格的债务人,采取不同的策略,如对“强硬型”的,运用沉默策略,软硬兼施策略;对“固执型”的可采用试探策略,先例策略。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提高追讨债务的成功率,并避免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带来的不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