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邻居家安装了摄像头,拍摄范围正好可以覆盖你家,这样做是否侵犯了你的隐私?他有权这样做吗?

案情简介
原告张某和被告李某系同村邻居。李某长期在外务工,为方便房屋管理,于是在自家屋檐下安装了几处摄像头。可居住在对面的邻居张某却因此陷入恐慌,张某认为李某家的摄像头拍摄范围已覆盖至其家中,对其家中庭院和出入户情况一览无余,严重侵犯了自己的隐私,影响了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后双方经多次协商未果,张某遂诉至蓝田法院。
处理结果
考虑双方工作、交通的不便,以及邻里关系,为及时化解纠纷,防止双方矛盾进一步扩大,承办法官张海龙先后多次与双方沟通,并进行现场勘验,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双方耐心释法明理,在兼顾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努力寻求彼此都满意的“最大公约数”,拆解矛盾死结。最终,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李某调整摄像头拍摄角度,对张某院内及门口人员出入信息不得拍摄。该案通过异步调解的方式,最大限度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高效化解了纠纷。
法官说法

该案虽妥善化解了,可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区域严禁安装摄像头?个人能否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又该如何保护?2025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都有明确规定↓↓↓
问:哪些区域严禁安装摄像头?
答: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在公共场所的下列区域、部位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
(一)旅馆、饭店、宾馆、招待所、民宿等经营接待食宿场所的客房或者包间内部;
(二)学生宿舍的房间内部,或者单位为内部人员提供住宿、休息服务的房间内部;
(三)公共的浴室、卫生间、更衣室、哺乳室、试衣间的内部;
(四)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后能够拍摄、窥视、窃听他人隐私的其他区域、部位。
对上述区域、部位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加强日常管理和检查,发现在前款所列区域、部位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的,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公安机关处理。
问:个人能否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
答:可以安装。但需要注意:条例明确,在非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不得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对收集到的涉及公共安全、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视频图像信息,不得非法对外提供或者公开传播。
问:安装摄像头时安全和隐私如何兼顾?
答:一、优选设备。摄像头尽量选择无录音功能的设备,降低隐私泄露风险。尽量关闭不必要的功能(如自动追踪);
二、提前沟通。安装前最好征得邻居的同意,或进行善意提醒,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或矛盾发生;
三、注意角度。安装时注意角度,要选好位置,调整好角度,或者以安装挡板等方式让摄像头只拍摄到自己家门口必要的区域,切勿将邻居家的窗户、内部空间或者邻居的面部拍摄进去,否则可能侵犯隐私;
四、严管数据。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要严格保密,不得非法对外提供或公开传播。要定期清理冗余信息,避免长期存储涉及他人隐私的画面。
供稿| 蓝田法院
作者| 张海龙 朱桐
编辑| 李娟
审核| 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