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同济医院相关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确认了两种原产于贵州中部的荷马条鳅属(Homatula)新种,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动物学期刊《动物系统学与进化》。
荷马条鳅,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条鳅科鱼类。既往调查研究认为,红尾荷马条鳅(H. variegata)广泛分布于长江上游,贵州乌江流域也是其分布区域。
然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前期研究证实,真正的红尾荷马条鳅实际仅分布于陕西省黄河流域的渭河局地支流,长江流域的“红尾荷马条鳅”实际是别的相近种。由于红尾荷马条鳅相关物种间相似性极高,既往留下诸多错误和混乱的鉴定结论,需要更多特征来进行物种的确认。

奢香荷马条鳅(Homatula. shexiang)。曾之晅 摄

香纸荷马条鳅(Homatula xiangzhi)。曾之晅 摄
根据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工作人员陆小龙、王吉勇在巡河活动中发现的线索,相关科研人员对贵州中部的“红尾荷马条鳅”重新采样,证实该区域存在两种荷马条鳅新种,分别命名为奢香荷马条鳅(H. shexiang)和香纸荷马条鳅(H. xiangzhi)。两种荷马条鳅都带“香”,分别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杰出的彝族女首领奢香夫人,以及因其分布区域产香纸而得名。
从分布区域上看,奢香荷马条鳅主要分布于乌江沿线多处支流,但在贵阳市母亲河清水河流域目前只发现于中下游。而香纸荷马条鳅在乌江流域仅在清水河的上游支流有发现,比较独特的是它同时跨越了苗岭分水岭,在珠江红水河的支流也有分布,这也是第一种跨越长江-珠江分布的荷马条鳅。

奢香荷马条鳅与香纸荷马条鳅分布区示意图。
据了解,通过黔仁生态、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及武汉同济医院相关人员的持续合作,近3年来已有贵阳金线鲃、乌当高原鳅等多种地方性特有鱼类新种在贵州中部被确认。其中,贵阳金线鲃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关专家建议,由于这些物种分布区域狭窄,且地处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区域,在城市化进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脆弱生物的生存状况,避免对其生存环境造成剧烈变化和因此带来的物种灭绝。
两种荷马条鳅新种的确认,进一步提示贵州的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也对保护本地物种提出更高的要求。

黔仁生态工作团队与有关部门开展岩溶洞穴外来入侵物种小龙虾清理行动。
作为关注贵州生态环境保护的专业团队,黔仁生态通过影像记录物种原生环境和呈现生物多样性之美,开展生物多样性科普宣传与公众科学活动,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等。目前,该团队正积极争取有关政府部门与检察机关的支持,共同推动贵阳金线鲃等新物种的保护工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剑
编辑 王瑶
二审 谢巍娥
三审 干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