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子慧
4月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解读2025年山东省委一号文件。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今年省委一号文件也单章列题部署产业发展。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于永德,就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所将采取的措施,进行了介绍 。

于永德表示,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民增收的关键。作为农业大省,山东一直以强农富民为目标,聚力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去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8万亿元,同比增长3.9%;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67家,总数超过1.1万家;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达到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7个、农业产业强镇111个,乡村产业发展质效不断提升。下一步,山东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提振行动,针对不同产业遴选推出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在科技研发、装备升级、上市培育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打造一批百亿级、五百亿级龙头企业。
二是抓联农带农。一方面,推动各类产业链条向农业农村农民延伸,让群众有活干、有钱赚;另一方面,将联农带农成效与政策支持挂钩,引导各类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参与产业发展、更多分享增值收益。比如,中裕集团实行“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推行“免费供种、免费播种、免费收割,加价10%以上收购”的“三免一加”优惠政策,带动滨州市及周边地区种植优质小麦270多万亩,累计帮助农民增收33.8亿元。
三是抓特色产业。全省初步筛选了330个地域特色明显、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涵盖蔬菜、水果、畜牧、渔业、中药材等各个领域,做到一业一策,培育壮大,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深入实施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梯次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推动实现每个区域都有特色产业、每个产业都有支撑链条、每个链条都有重点项目。
四是抓“小微产业”。抓产业的目的就是促进农民增收,“小微”产业是农民身边的产业,能带动农民直接受益、直接增收。例如,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琅琊草编、巨野工笔牡丹画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关键是要深入挖掘,重点培育,形成规模、形成品牌。山东将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农村电商、手工业、民宿等,帮助农民掌握更多技能技艺,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增收。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