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批百科 手机版

广东将构建全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1:13:00    

4月1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通气会深入解读《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记者在会上获悉,广东正系统谋划广东全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路线图,建立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突出广东特色、因地制宜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用,为美丽广东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图源:广东生态环境公众号

因地制宜构建全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分区”是以区域特征为基础,通过环境评价,划分生态、大气、水、土壤、海洋等环境要素管控分区,并衔接区域发展格局、国土空间规划等,划定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共三类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管控”措施则是因地制宜编制差别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处长方平波表示,广东经济活动强度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地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差异大。为提高生态环境精细化差异化管理水平,目前,全省划定陆域环境管控单元1903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732个、重点管控单元680个、一般管控单元491个,优先保护单元面积占陆域面积35.25%;划定海域环境管控单元564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317个、重点管控单元136个、一般管控单元111个。省、市管控方案制定了省级、片区、市级和环境管控单元等层次的管控要求,构建了全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全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现了“一图尽览”“一表尽查”。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处长方平波解读《实施意见》。图源:广东生态环境公众号

分区管控要因地制宜,制定分区分类管控策略,避免“一刀切”。据悉,此前中山、惠州地市已分别制定发布《中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4年版)》《惠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其中,中山划定陆域环境管控单元46个、海域环境管控单元8个;惠州划定陆域环境管控单元54个、海域环境管控单元26个。

惠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惠州围绕服务“百千万工程”、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罗浮山、南昆山)、“2+1”现代化产业体系和“3+7”产业园区建设,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在支撑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方面,惠州市生态环境局运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广东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据应用平台,对项目进行综合研判。全面推行重大规划和重点项目可行性预评预判,避免出现重大方向性问题。今年,惠州市将全面开展分区管控五年跟踪评估,优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健全准入清单管理制度,谋定区域发展格局、精准守护区域生态安全、打造生态地区高质量发展典范。

分区管控指导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建设。摄影:邹长森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一项基础性、前瞻性和长期性的工作,要结合新时期生态环境治理要求,持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成果应用和数字化建设。”方平波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管控体系,全面提升数智化治理水平,深化实施应用,围绕服务重大发展战略、重大政策决策、重大规划编制、重大生产力布局,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融入参与经济社会宏观决策调控,将其作为政策规划制定实施、产业项目谋划落地、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重要支撑。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到2035年全面建立体系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

以分区管控促城市空间重构和产业发展

当前,广东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全省各地加速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产业布局、园区管理、项目准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我们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政策的主要应用场景、应用方向就是支持服务好佛山城市空间重构和产业布局优化调整,重点是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推动新的大型产业集聚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和促进旧的村级工业园低碳绿色改造。”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梁杰在会上介绍,佛山市紧扣产业城市特点,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国土空间规划深度衔接,积极重构产业格局,在实施应用中同向发力破解“工业不连片、产业不成带”难题,重塑佛山制造新优势。在宏观层面,因地制宜实施分区管控、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中观层面,统筹开展规划环评,推动现代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微观层面,释放项目环评改革活力,提升服务效能。

经过近5年的实践,佛山市分区管控形成了切实有效、可复制性强的地市经验,打造了一批落地应用案例。数据显示,近年来佛山基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优化了约500个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用地规划;推动8个重点园区规划落实污水集中收集治理、中水回用、集中供热以及区域污染削减;打造了10个主题园区的规划环评,并着力推动零散表面处理、工业涂装等涉较重污染工序的单纯加工型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实现集中治污,促进建成一批上楼发展、集中管理的专业主题园区,解决了小微企业生产、治污难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截至目前,佛山已有34个园区或区域实施环评审批改革,享受改革红利的企业(项目)累计超过700家,环评审批整体时限缩短60%以上,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广东产业规模大、体系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步发展,着力培育绿色产业是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方平波表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着前置性、引导性和基础性作用。

记者从中山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中山将生态环境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落实到区域空间,持续优化发展格局。在分区管控上,聚焦生态环境特征,环境承载力和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实现差别准入,分类管控。目前,中山正以小榄镇五金表面处理集聚区的规划建设为契机,通过分区管控推动产业转型和集聚发展。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邹长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