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
和精通三国语言的“AI孙悟空”谈天说地,与“嫦娥”带回的月球正背面月壤零距离同框,在“蛟龙号”体验舱内感受万米深海秘境,还有中国造机器人化身“导览大使”……在近日正式开园的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中国馆惊艳亮相。馆内,围绕人工智能、空间探索、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集中展现,引得参观者惊叹不断。
当文化与科技的碰撞交织,展品通过数字化科技和AI技术赋能的未来生活图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在这一刻生动呈现。这些科技创新成就既是诠释着本届世博会上最先进的科幻元素,更是中国科技实力的生动注脚。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带来的互动装置和数字化科技、AI技术等让展品“活起来”、展项“动起来”,向世界递出中国科技的“创新名片”。
“AI孙悟空”、正背月壤亮相
中国科技惊艳大阪世博会
从松下电器总部出发,不到1个小时的车程,就是大阪世博会会场所在地人工岛“梦洲”。而在岛上的中国馆内,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展示出的技术硬实力,让这家百年科技企业在家门口感受到“倒反天罡”的压力。
“悟空,你好!”进入中国馆,打招呼间,只见身穿西瓜裙、手拿金箍棒的“AI孙悟空”腾云驾雾现身于水墨云海中,以动画《大闹天宫》高还原声线说道:“俺老孙来也!”
上个世纪6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大闹天宫》中,齐天大圣的形象深入人心。走向大阪世博会的国际舞台,“AI孙悟空”在外语会话上也有72变的能力。面对现场观众中、日、英三国语言的提问,它自如切换,流畅回答现场观众的问题;而且三国语言的回答都完全忠于角色特点,和动画中角色风格保持一致。

孙悟空在《西游记》中聪明机智,在大模型的赋能下,“AI孙悟空”也见多识广。当日本观众抛出:“即将去中国旅游,你有什么美食推荐?”问题时,“AI孙悟空”猛挠头一笑道:“要说中国美食,俺老孙可有太多想推荐的了,北京烤鸭薄如蝉翼,四川火锅辣似老君炉,江南小笼包汤汁烫舌,山西刀削面耍得比俺金箍棒还溜!记得去地道的老字号品尝品尝!”
此外,“AI孙悟空”也有“顺风耳”。即便在熙熙攘攘的会场里,它依然可以精准捕捉到观众的声音,并快速给出准确的回答。
在大阪世博会上,更多的中国力量正在改写全球科技格局。
中国造人形机器人成为中国馆首个具身智能“导览大使”。据介绍,该机器人可通过自身搭载的具身智能交互大模型进行多语言交互,并与观众近距离互动,提供智能化的导览接待服务和人机交互体验。

“能源+”“数智+”等核心技术在深度融合中推高了城市的经济效能。其中,整合的能源网、交通网、数字网、水网、生态网、产业网、健康网、文化网的“八网”融合解决方案,诠释了绿色发展理念的“智慧城市”。
还有全球首次月球正背月壤对比,在270度环幕上体验探月火箭载祝福破空升腾、深海蛟龙第一视角遨游等“九天揽胜”“五洋遨游”的缤纷光影效果,让人流连忘返。

在全球科技圈内,科技能力迅速凸显,成为新一轮大国竞争与国际发展格局重塑中的关键变量。从AI大模型到人形机器人,再到智能技术在城市建设、空间探索等领域的应用,中国几十年的科技创新积累,无数科研人员付出的意义都在大阪世博会上被具象化。
国产技术持续突破与创新
中国已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崛起
中国馆内科技产品的背后,都是中国科技“代表队”企业的技术积淀与发展底气。
在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中国科技成果在大阪世博会的集中展示,是中国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的有力证明。
“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空间探索、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深厚积累,更彰显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他以中国馆内的唯一大模型展项“AI孙悟空”为例谈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增强了科技成果的吸引力。
事实上,惊艳众人的“AI孙悟空”背后,就是一系列国产前沿技术聚合的代表。
“该成果依托国产自主可控的讯飞星火大模型,融合了多语种、高噪场景语音识别、多情感超拟人语音合成以及多模态交互等技术能力。”据科大讯飞东北亚研究院院长孙庆介绍,首先是在人声鼎沸的场馆内,让“数字大圣”听得清楚的高噪场景语音识别技术。“这背后是‘抗噪’技术的应用解决语音识别领域的‘鸡尾酒会’难题,即如何在多人对话的场景中,精准识别出多位主讲人的声音。”
同时,语音识别准确性提升的门槛集中于数据、模型算法、复杂环境处理三大方面。孙庆透露,科技企业已积累了大量真实多语种语音数据,并基于此结合无监督预训练、多模态融合技术。“有了深度融合多模态交互能力与超拟人数字人技术后,‘AI孙悟空’便能依据和游客语音对话的内容,生成丰富的动作和表情,让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都与语言表达相契合。”
要让“AI孙悟空”饱读诗书,能够轻松应对各国观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人文风情的各类问题,还就需要让其依托的AI大模型达到类科学家的自由对话、问题准确理解、海量科普知识、逻辑推理能力。
“依托大模型及数字人技术,我们构建了代表科学、人文等多位中外科学巨匠与文化名人的AI虚拟形象。”科大讯飞科学教育产品线总经理刘君谈道,这些形象具有深度语义理解与多模态对话能力,能够实时解答问题并通过启发式问答引导逻辑推理。
至此,多项关键技术密切配合,多年数据积累、实践经验沉淀,构成了大阪世博会上生动的“AI孙悟空”。
“AI孙悟空”火爆反映了国产AI技术的突破性与创新性。“其多语言交互、精准应答等功能,展现了中国在AI技术研发中的深厚积累与国际竞争力;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AI技术不仅满足了用户需求,还为中国文化传播提供了新路径。”王鹏表示,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认可度,也为科技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预示着中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的持续崛起。
多项国产技术蓬勃发展
诠释中国科技进步生动缩影
事实上,“AI孙悟空”也只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乃至中国整个科技进步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国产技术走向世界舞台的竞争中,基于全国产化算力底座训练的国产大模型已经有实力与OpenAI、谷歌等跨国科技巨头“扳手腕”。几天前,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讯飞星火大模型X1在通用任务效果评测中全面对标OpenAI o1和DeepSeek R1,就是从追赶国际先进模型到对标甚至赶超的典例。
优必选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导览大使”已不逊色于波士顿动力、特斯拉的产品;光峰科技用光影效果还原空间探索,以“反客为主”的气势惊艳了以投影业务见长的松下电器。
中国技术在自主创新和突破技术边界中,跃升至与全球顶尖水平等量齐观的“又一极”,展现出的不仅是令人感叹的交互能力和文化创新力,更是各产业已构建起的从芯片、框架到应用的完整生态能力。
在王鹏看来,中国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分享科技成果,展现了推动全球科技进步的责任感,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也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新动力。
科技行业的发展瞬息万变。即便进步显著,也应看到算力生态布局不足,产业链能力有待提升,仍是制约国产技术在诸多领域同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但在日益激烈的AI领域,国产技术的布局与积累,实现了交叉融合,扩宽了业务场景就已给整个科技领域以信心与勇气。
回到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内,“AI孙悟空”仍在与观众亲切交流、幽默解疑、写诗作画。这不仅诠释了一个传统动画角色“踏平坎坷成大道”般的新生,更是代表了一个科技大国在智能化浪潮中“斗罢艰险又出发”的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