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批百科 手机版

人工智能对民航业有何影响?中外专家汇聚广州共探航空新技术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7:06:00    

人工智能对民航业有什么影响?4月16日,2025航空运控与智慧运行国际研讨会暨第十一届航空新技术发展专题会在广州举办。本次会议由南航主办,汇聚全球50家航空公司、30位行业专家及32家产业链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智能飞行终端、数字化驾驶舱等前沿技术在航空运控与智慧运行中的创新应用。

人工智能是本次会议的热点之一,多家海内外机构及企业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荷兰皇家航空分享了用“可靠的人工智能”革新航空航天领域的设想,汉莎航空针对AI如何支持飞行运行文件管理进行了案例分享,南航数科公司分享了AI与物联网在南航数字化站坪、智慧园区等民航核心场景的应用实践。

在板块讨论中,南方航空、长龙航空、汉莎航空、荷兰皇家航空、厦门航空等代表针对新技术如何变革签派和运控中心的角色、如何影响培训体系、如何确保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新功能达到预期目标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富有意义的探讨。

本次会议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广航空新技术,促进航空业科技创新深度合作,将有力推动我国智慧民航建设进程。大会还将围绕航油管理、人工智能、数字化解决方案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谈到人工智能在航空公司广泛应用所带来的变化时,南航运行指挥中心总经理熊国斌表示,AI具有数据收集、整理、归纳等能力,可以积累以往知识经验,从而有逻辑性地推理得出辅助性解决方案。目前,AI主要发挥的是辅助参与决策的作用,还是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做出专业决策,所以我们还是要聚焦提升人员专业素质能力,加大AI技术学习研究,提升AI应用能力。

人工智能可以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熊国斌表示,人工智能可助力旅客顺畅出行,尤其在雷雨天气,航空公司可通过人工智能协助运控管理,为航班优化航线规划。“我们一直在深入思考和研究人工智能的应用,特别是DeepSeek在去年底发布以后,组织了一个专门的团队来研究人工智能如何在我们民航行业进行应用。人工智能的引入,会让旅客出行更加便利。人工智能能够给出历史的一些数据,包括对航班运行的环境都能够进行自动化的分析,然后对航班运营决策能够提供一个指引,这样一来可以减少航班延误对旅客的影响。”

熊国斌介绍,比如现在搭乘飞机,旅客一般要提前一个小时到候机楼,然后距离登机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我们希望通过人工智能压缩旅客等待的时间,并且在候机楼,通过人工智能对旅客提供像汽车导航一样的服务,让旅客用最便捷的方式登上飞机。另外,人工智能对航空公司的运营也能带来便利,比如结合天气情况,人工智能可以给航空公司的运控优化出最经济的航线,让航空公司更加经济地运行,并且能让旅客更加准时到达。

据了解,广州白云机场是全国受雷雨影响最多的枢纽机场,大约是北京首都机场的3.5倍,是浦东机场的3倍。整个民航中南地区应对雷雨天气经验丰富,南航将持续探索利用数字化等手段,提升旅客出行体验,让航班更智能、服务更精准。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妍 通讯员:南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