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批百科 手机版

“把桥梁搭建好”,这场大会传递出什么信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1:41:00    

每经记者:吴林静 每经编辑: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734945

2024年,我国消费品市场规模增至48.4万亿元。成千上万的外贸产品,汇聚成我国25万亿规模的出口贸易,联通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却不想,全球局势风云变幻,外贸承压明显。市场端、供应端和产业链、供应链,过去的平衡被打破,走到了不得不深度调整的关口。

如何与企业共同应对关税调整带来的外贸影响,又如何高质量供给、培育国内消费的新增长点?结合两者需求,“内外贸一体化”是答案之一。

这个连续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要词,也成为了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的热词。

4月13日,由国家商务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外贸优品中华行”全国启动仪式在海口举行,借助这一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让“外贸优品”触及更广泛的消费市场。

启动仪式上,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盛秋平谈到了推动内外贸一体化的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帮助企业利用超大的国内市场优势,有效回应外部冲击;有利于发挥外贸优品共建优势,助力提振消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需要。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

试点三年,初见成效

或许有人对“内外贸一体化”这个词还有些陌生。但其实,2025年已是“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收官之年了。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那一年,我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已经成长起一批既从事外贸、又从事内贸的大型企业。

彼时,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国家希望内外贸融合发展,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象地说,就是内贸和外贸、进口和出口都要抓,企业最好“两条腿走路”。

2022年,商务部正式启动了9个地区的试点,包括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含宁波市)、福建省(含厦门市)、湖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试点的目的,是希望各省份因地制宜,培育企业、打造平台、形成产业集群,并在体制机制上有所探索。

到今年,试点任务完成了80%,到了经验总结与输出、典型案例复制与推广的阶段。同时,外部形势变幻,也要求更多地方为企业搭建内外贸一体化的桥梁,“打通堵点卡点,优化发展环境,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今年3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曾透露了截至目前“内外贸一体化”建设的成效:

从企业看,去年8.7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了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全国已培育2200多家内外贸一体化的领跑企业。

从地区看,9个试点地区确定了602项试点任务,已经完成了80%。浙江、上海、广东等经济大省规上工业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率达到了30%左右。

从载体看,构建重要活动、重大展会、主要电商平台为主的内外贸融合平台,49%的广交会线上展品标注了“可内销”标识,华交会有500多家外贸企业加注了“可内销”标签。

从政策看,“含金量”较高的财政、金融、保险支持政策,已经陆续出台。

11家商协会发起联合倡议

帮助有意的企业“拓”内销

来自新疆的溢达集团,是“内外贸一体化”的实践者。

旗下一子品牌总经理蔡威介绍,2020年溢达在欧美市场遇到了不小的阻碍,自那时起,这家做全棉梭织衬衫的企业开始内外贸“两条腿”走路。

过去五年,当溢达转头深耕国内市场,也完成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转变,初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货品牌。

眼下,当不确定性摆在眼前,更多企业会考虑两条腿走路。

比如,一家来自湖北随州的企业,他们在美国、印尼以及国内线上市场都上市了“菇的辣克GOODLUCK”牌辣酱。

其国内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说,之前公司的外贸份额能占到七成左右,去年底开始,公司提前筹谋,开始加大国内线下销售的占比。为了方便开拓国内线下市场、顺利走进国内商超渠道,公司与国内的品牌一起打造了联名款辣酱,“配方没怎么变,主要是便于打通铺货渠道”。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林静 摄

启动仪式上多次提到“为有意愿内销的外贸企业搭平台”。如何理解“有意愿”?在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德荣看来,“对于外贸企业而言,他并不一定要‘转’,而是‘拓’,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外贸优品‘拓’内销。”

曹德荣解释,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他有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可以利用,就算遇到暂时的困难,有强大的国内市场为依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企业增强韧性、行稳致远。从国内促消费的角度来看,当这些“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品牌回流,也能丰富国内的消费供给。

所以,“把桥梁搭建好”是这场“外贸优品中华行”全国启动仪式传递出来的重点。

启动仪式上,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等在内的11家进出口商会、流通领域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了“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倡议”。

“围绕着外贸企业背后的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调整,实际上才刚刚开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增荣说,“作为行业协会,我们要积极凝聚企业,发挥这些年在国际市场中形成的通道、市场、供应链服务和技术能力,协助外贸企业度过时艰,并且尽快地形成国际贸易产业链、供应链新生态。”

质量认证、标准衔接

“1+10+N”为企业搭桥铺路

根据各商协会前期的摸排,出口商品与内销产品的标签、标价不一致,是外销产品走向国内市场遇到的第一个阻碍。

“这个问题不应该是一个障碍,它只是标签不同。打了出口标签,只要符合国内标准,就能被允许在国内市场销售。相信这个‘堵点’应该很快能得到解决。”曹德荣说的信心来自启动仪式现场市场监管总局的发布。认证监管司副司长杨冬现场提到,要以质量认证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

据介绍,此前国家已经在加快提升国内国际标准的一致性上作出了很多努力,包括开展了合格评定国际互认工作,指导认证机构优化了认证流程,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工作等。

对于今年的推进工作,杨冬表示,一是允许境外认证机构经备案后,在海南自贸港开展出口产品认证活动,无需进行上市主体登记,无需取得认证机构批准支持。二是为企业开辟产品认证的绿色通道。三是持续推进内外贸商品“同线同标同质”工作。此外,还有组织翻译产品认证和精准帮扶外贸企业等措施。

为企业搭设内外贸的“立交桥”,平台企业也在迅速响应。

此前就已传出包括盒马、京东、永辉超市、华润万家等电商平台、重点商超纷纷开辟“外贸优品”绿色通道,搭建线上线下联动平台,为外贸企业拓内销、稳产能提供有力支撑。启动仪式上也有平台企业阐述了加码补贴、优化渠道的举措,助力企业多元布局、稳步转型。

重要的展会则是为贸易企业搭桥铺路的难得机遇,更何况是消博会这样已经连续沉淀五届的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林静 摄

城叔了解到,第五届消博会吸引了71个国家和地区的4100多个品牌来参展,规模再创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本届消博会在6号展馆专门设立了“外贸优品中华行”主题展。消博会期间,海口骑楼老街还在同步举办外贸优品会。

海南希望,利用重要的展会资源,以及独特的自贸港优势,为内外贸企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创造良好的条件,助力外贸企业从海南走向全国、迈向世界。

启动仪式之后,今年的“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就将正式拉开序幕。具体是“1+10+N”,1场启动仪式为始,发挥10个经济大省作用,组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商务部希望助力更多元的外贸优品进展会、进商超、进平台、进商圈、进街区,推动形成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机制性载体。

“企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大家携手并进、共克时艰”,是这场启动仪式上传递出来的信心,也是中国经济强大韧性与坚强后盾的体现。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