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束脩之礼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用于学生向老师表达敬意和感谢。这种礼仪不仅可以用于初次拜师时,也可用于毕业时的感谢之礼。

所谓六礼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其中“束脩”二字,有人解释为十条干肉。
据《礼记·少仪》记载:“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郑玄注:“束脩,十脡脯也。”老师在收下束脩后,并回赠《论语》、葱、芹菜等礼物:同时带领学子齐颂《大学首章》,象征担下“传道、授业、解惑”的重大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