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批百科 手机版

四大灵兽分别是谁(灵兽之首——上古四灵)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3 13:33:00    

四灵,又称四瑞,是中国神话中的四大灵兽,分别为麒麟、凤凰、龟、龙。麟体信厚,凤知治乱,龟兆吉凶,龙能变化,故谓之四灵。传统以来,中国已有“四灵”之说。“四灵”,按《礼记》的说法,是指“麟、凤、龟、龙”,除此之外,还有“天之四灵”,与此四灵相区别。虽然麒麟与龙、凤一样,都是人们虚拟出来的瑞兽,但麒麟却特别地被赋以“仁兽”之名。

四灵与五行相配的情形是:春虫之长为龙,故龙为东方为木;夏虫之长为凤,故凤为南方为火;秋虫之长为麟,故麟为西方为金;冬虫之长为龟,故龟为北方为水。五行为“五” ,四灵为“四” ,为了解决“五”与“四”不等的矛盾,有人提出在“四灵”之外再加一灵一虎。

凤凰(艋舺龙山寺)

灵龟

乌龟的长寿以及圣兽玄武的影响,被人们视为长寿的象征,传说中的玄武长得像乌龟,是乌龟的祖先,因为玄武的后代不断地演变,最终才变成为乌龟。而传说中的四大灵兽中的灵龟,是玄武的后代,生活在海中,如同小岛大小,活动较不剧烈,寿命是上万年。

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四大瑞兽(四灵)之一。龟、麟、凤、龙称为四灵,而以龟为四灵之首。其中一个原因是它寿命之长。龟能长寿,至少在百龄以上,龟王则可寿在千年。龟寿长,则阅世深,阅世深,则知古今,明祸福。

中国神话中有背托蓬莱仙岛的巨大龟。

日本神话中认为千年以上的龟具有强大的灵力,不仅会变得非常巨大而且会人言,并能预知凶吉。

描绘在清朝国旗上的青龙。

在民间,龙的地位十分高。其主要的能力为呼风唤雨,能给大地降雨,因为龙是天庭降雨的使者,能够让人们丰衣足食,所以在农业社会中备受崇拜。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图腾,其是否存在无直接科学证据,因此也有人认为龙可能是过度神化的生物。

在汉字文化圈中,,又称中国龙,是中国神话、中国民俗中的传说生物。龙有许多类似动物的形态,有如龟形和鱼形,常被描述的是有四足的蛇形。有学者们对中国龙的起源确定了四种可靠的理论:蛇、中华短吻鳄、闪电和自然崇拜[1]。传统上,龙象征着强大和吉祥的力量,特别是对水、降雨、台风和洪水的控制。在中国文化中,优秀和杰出的人被比作龙,而没有能力、没有成就的人则被比作其他不受欢迎的生物。许多中国谚语和成语都提到了龙和其他被认为卑劣的生物,例如“望子成龙”和“胆小如鼠”。

许多亚洲国家对龙的印象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如韩国、越南和日本。中国的传统一直以龙的图腾作为国徽,清朝的“黄龙旗”影响了许多欧洲国家对中国式龙的印象。而在现代,不丹国旗的白龙是一条典型的中国式龙。

凤凰

凤凰其实是一种统称:雄性称凤,雌性称凰。在神话传说中,凤凰与龙、麒麟、灵龟一同称之为四灵,也就是所谓的四大灵兽。实际上,凤凰不只是灵兽,也是祥瑞的代表。凤凰的头似锦鸡、身如鸳鸯,有大鹏的翅膀、仙鹤的腿、鹦鹉的嘴、孔雀的尾,其羽毛一般被描述为五彩,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在华夏文明中是最高贵女性的代表,与男性象征的‘龙’相配。

凤凰,亦称、丹鸟火鸟鶤鸡威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龙相同。其羽毛一般被描述为五彩,“凰”为雌性,“凤”为雄性。其图徽常用来象征兴国祥瑞、殷人与孔子。《淮南子》:“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皇,凤皇生鸾鸟,鸾鸟生庶鸟,凡羽者生于庶鸟。”认为凤凰是飞龙之子。


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凤凰的形象在汉字文化圈各区域中普遍出现。英文称为“Chinese Phoenix”或简称“Phoenix”(然而Phoenix指的是欧洲传说里的不死鸟,而非凤凰)。凤凰作为神话生物,在现实中的原型动物可能是孔雀、红腹锦鸡、甚至是鸵鸟,在众多中国及东亚的文学作品中,经常把这三种鸟类指代为凤凰。

麒麟

麒麟其实是一种统称: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在神话传说中,麒麟与龙、凤凰、灵龟一同称之为四灵,也就是所谓的四大灵兽。实际上,麒麟不只是灵兽,也是祥瑞的代表。麒麟又被称之为‘骐’、‘勾陈’,首似龙,形如马,状比鹿,尾若牛尾,据说能活两千年。性情温和,不伤人畜,不践踏花草,故称为仁兽。传说孔子生时,有麒麟到其院中口吐玉书,而王于西郊狩猎到麒麟后不久,孔子便去世。

麒麟,亦作勾陈,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是建马的后代,其祖先为应龙。常与龙马混淆。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公兽为麒,母兽为麟,据说能活两千年。性情温和,身上虽有可攻击敌人的武器,但不伤人畜,不践踏昆虫花草,故称为仁兽。

麒麟的首似龙,形比鹿,足如马,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纹,腹部有黄色毛,口能吐火,声音如雷。相传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圣人时才会出现,所以被称为瑞兽。汉许慎《说文解字》:“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春秋感精符》:“麟一角,明海内共一主也。王者不剐胎,不剖卵,则出于郊。”;《文选·刘琨<进劝表>》:“一角之兽,连理之木,以为休征者,盖有百数。”

宋代之后,麒麟的形象逐渐向龙马靠拢,由原本麒麟只有长著毛发的描述,逐渐出现有长著鳞片的描述。宋朝沈括《梦溪笔谈 · 异事》记载:“至和中,交趾献麟,如牛而大,通身皆大鳞,首有一角。”;《元史·五行志》记载:“至大四年,大同宣宁县民灭的家,牛生一犊,其质有鳞无毛,其色青黄,类若麟者,以其鞹上之。”。元明以后,麒麟创作的艺术形象逐渐固定为龙首、马身、有鳞,大多为双角,但也有独角的创作。

据香港历史文化学者叶德平先生说,中国民间信仰中,有所谓“四灵”之说。《礼记・礼运》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它格外受客家人的重视,在节日庆典之中,常常看到它的身影。麒麟与龙、凤一样,都是人们虚拟出来的瑞兽,被赋予美丽的想像。传说的麒麟是十分温驯和善的,不会伤害生灵,甚至连草木也不会折断,堪称“仁兽”(《说文解字・麒》),故格外受到以耕读为务的客家人所崇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