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不挠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汉书·叙传下》:“乐昌(王商)笃实,不屈不侥。。”
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在汉朝汉成帝时期有一个宰相叫王商,他继承他父亲的后位为乐昌侯 , 他为人耿直,清正廉洁,作风正派。
汉成帝四年的秋天,首都长安城中的老百姓中传言说马上要发大水了,而且这个洪水很大,会把首都长安全部淹没。一时间,老百姓拖儿带女,牵牛拽马纷纷逃往城外。
面对这样的突发情况,汉成帝连夜召集文武百官到宫中讨论商量解决的办法。
大臣王凤建议皇帝马上撤离首都长安城,保证龙体安康。持这种意见的人还占大多数。
宰相王商坚决反对,他认为是谣言:第一,长安城历史记载中就没有大的洪水发生过:第二,谣传会把长安城淹没这句话就不可信,洪水没有来,怎么知道会淹没?第三,现在首都已经非常混乱,如果皇帝带头撤离,社会治安马上会恶化,可能会引起其他不可遇见的麻烦。第四,这个谣言可能就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造的。
汉成帝认为王商说得非常有道理,就没有撤离。事后的事实证明,要发洪水淹没长安城确是谣言。成帝对王商在关键时候不计个人得失力排众议的做法非常赞赏。而大臣王凤却认为是王商故意使他下不了台,因此心怀怨恨不满。
王凤有个小舅子叫杨同,是太原太守,因为玩忽职守,王商要查办撤职杨同,王凤亲自到王商家里送礼说情,为他开脱。王商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坚持原则,罢免了杨同。王凤更加怀恨在心,发誓一定要扳倒王商。他勾结奸臣诬陷王商。汉成帝听信了奸臣们的谗言,罢免了王商的宰相职务。
世界上的是非自有公论。《汉书》的作者班固在撰写王商的传记时对王商的评价是:为人诚实公正,不屈不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