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公文诈骗的行为,根据具体情节和用途,可能构成 诈骗罪或 合同诈骗罪。
诈骗罪
以伪造国家机关公文为手段进行诈骗,在刑法上属于牵连犯,一般择一重罪处罚,即定诈骗罪。
诈骗数额较大(如超过五十万)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诈骗数额巨大(如四十五万)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合同诈骗罪
伪造公文后用于签订合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包括: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建议
提高警惕:对于任何带有“公文”字样的文件,尤其是涉及财产、合同等敏感内容时,应保持高度警惕,仔细辨别真伪。
法律咨询:在遇到类似诈骗时,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了解具体的法律风险和应对策略。
保存证据:保留所有与诈骗有关的通讯记录、文件、转账凭证等,作为日后维权的重要证据。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伪造公文诈骗的法律后果和应对方法,从而有效防范此类诈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