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近日,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在实施《贵州省陆生野生动物监测项目(2025年)》过程中取得重要发现。科研人员通过布设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相机,成功记录到一只雌性林麝的活动影像,这是该保护区首次获得该物种的清晰影像资料。

林麝又名香獐,属麝科麝属动物,是我国体型最小的麝属物种,成年个体体重6—9公斤,体长63—80厘米。该物种具有显著特征:雌雄均无角,耳廓直立末端圆钝,四肢细长且后肢较前肢长1/3-1/4,颈侧各具一条延伸至腋下的白色带状纹。其视觉与嗅觉系统发达,具备在复杂地形中跳跃移动的生存能力。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林麝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年)》中被评定为极危物种。
此次发现证实了梵净山生态系统对濒危物种的承载能力。下一步,保护区将加大对发现林麝区域的野外监控、巡查保护力度,逐步摸清其种群和分布情况,加大林麝栖息地保护力度。(总台记者 尹平 王皓宇 央视网编辑 刘秋池 贵州台)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