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传统祭祀活动如扫墓、焚香、烧纸等日益频繁,各类祭祀用火行为显著增多,火灾风险也随之急剧攀升,最近,又有人因此惹了祸,几天前,家住上海杨浦区河间路的张女士因为烧纸钱,不小心引燃了垃圾桶里的杂物进而引发火灾,直接把邻居家的保时捷豪车烧了,据介绍,维修费用预计在15万左右。(据4月2日上观新闻报道)
常言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既是讲的气候变化,春来雨水增多,也是指这样的天气容易让人触景生情,因思念亲人而伤感。清明时节是慎终追远、祭奠祖先、寄托哀思的时候,通过扫墓、给先人的坟头插上纸花、纸伞,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这是风俗,也是人之常情。民间还有给先人烧纸钱的风俗,从情感与愿望表达的角度,同样可以理解。但随着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居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风俗并不能简单地照搬与传承,要考虑实际情况,适当移风易俗,或对传统民俗加以改进才是。

居民烧纸钱殃及路边的保时捷(图片来源:新闻坊)
以烧纸钱来说,农村地区有开阔的空地与旷野,在周围没什么易燃物品的情况下,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在适当的角落烧纸钱,还能相对保证安全。但如果在大风天气,或周围易燃物较多的情况下,有明火也会容易引发火灾,尤其是因上坟时烧纸钱引发山火较为常见。于城市而言,建筑密集,车辆密集,人口密集,如果不加选择地烧纸钱,就容易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并导致烟雾扰民。
以上海的这起火灾事故来看,小区公共视频画面显示,当天张女士在楼栋门口烧纸祭祖后,顺手就把灰烬倒进了路边的垃圾桶。没想到,灰烬并没有完全熄灭,几分钟后垃圾桶里的可燃物被引燃,整个垃圾桶燃起熊熊大火。停在垃圾桶边上的一辆保时捷遭了殃,车头被烧毁了。
垃圾桶里有可燃物,垃圾桶边停放有车辆,这种情况在城里还真是比较常见。这起事故看起来意外,又不意外,不当用火产生连锁反应是必然的。
无独有偶,前几天,北京也有一女子因为烧纸祈福引燃了9辆车,后果严重,被刑事拘留。据报道,3月30日,在北京市朝阳区一路口,44岁的女子张某未做安全防护,冒风烧纸祈福,谁知纸钱残火引发火灾事故,造成7辆机动车被烧毁、2辆被烧损。嫌疑人张某目前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居民烧纸钱引燃路边汽车,消防进行扑救(图片来源:央广网)
城市因为清明时节的烧纸钱引发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农村地区也不例外。据报道,陕西商洛的史先生反映,3月25日,他在山梁上放羊时遭遇山火,67只羊被烧死。据介绍,事故原因系仁河口镇一位老人在祭祀时引发山火所致。
另据媒体报道,近期因清明祭祀防火不当引发的山火警情多发,仅3月23日,兰州市就接连发生6起山火警情。兰州市公安局集中通报典型案例,呼吁市民严守防火规定,坚决杜绝违法用火。
可见,清明时节是思念的时节,也是因祭祀用火导致的火灾高发时期,如何文明祭扫,以防止火灾的发生,就是一个绕不开的命题。
根据消防法条规定,无论是在小区公共区域,还是在城市公共道路都禁止使用明火。一旦引发火灾,造成财产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或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就是农村地区,也不能在山林内随意点火,一旦引发山火,就是不可承受之重。
因此,文明祭扫是关键,能不烧纸钱的,就不要去烧纸钱,用其他方式表达哀思是一样的。非要烧纸钱不可,千万要做足安全措施,以防万一。烧纸钱是为了祈福,如果因此引发火灾,导致财产损失甚至人员受伤,惹出祸来,岂不是事与愿违。自己惹的祸还得靠自己去化解,老祖宗也保佑不了啊。
所以,在缅怀先人的同时,务必遵守防火规定,要不然,惹出祸来,就是清明节“泪纷纷”了,悔之晚矣。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