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4月10日讯 (通讯员 李誉 记者 王国柱)“没得命,你还把人急死呢!”4月7日下午4时许,村民王女士听到民警成功帮张女士挽回34万元时,忍不住轻拍张女士的后背,言语间满是担忧与关心。

原来,当天下午3时30分左右,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淤溪派出所接到反诈中心预警指令,辖区张女士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接到指令后,民警第一时间与张女士联系,但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担心张女士就此被骗,民警一边驱车赶往张女士家中,一边联系村干部及周围村民进行先期劝阻,同时对其名下银行账户启动止付冻结。
所幸因反应迅速、劝阻及时,民警到场时,张女士账户内的资金没有受到损失。经了解,大约两小时前,张女士突然接到一通境外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平台“客服”,称张女士有一个代收包裹。虽然印象中近期并未网购,但对方准确说出了自己的收货信息,这让张女士信以为真。
随后,“客服”告诉张女士其在购买该包裹时,选择的是先用后付,签收包裹需要支付2万元。一听到要缴纳巨额费用,张女士连忙询问如何退货,随后“客服”提出可以帮忙操作。在“客服”的指导下,张女士下载了某屏幕共享软件,并将微信、支付宝里面的钱全部转存到名下银行卡,共计34万余元。就在骗子准备把张女士的资金全部转走时,村干部等人及时找到张女士,告知其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这才没有造成损失。

“如果我们晚来5分钟,你的钱就没了!”“快递包裹可以拒收,到付不等于必须付!”“开启屏幕共享,对方能看到你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密码和验证码等。”民警到场后,迅速将张女士的手机开启飞行模式、切断网络,并仔细检查了张女士的手机,删除了相关软件。经过民警耐心沟通讲解,张女士终于恍然大悟,看着卡里保住的资金,惊愕之余又十分庆幸,不断地向民警和村干部表示感谢。
警方提示:对于陌生电话,要谨慎接听。任何要求下载云会议APP、开启屏幕共享的行为均为诈骗。如遇可疑情况,请拨打96110反诈专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