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批百科 手机版

长治传真|“劳模之村”宜居宜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4:53:00    

初春时节,走进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宽阔的道路穿村而过,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道路两旁的植被掩映着白墙红瓦,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耳目一新……目之所及,皆是风景。

西沟村曾因全国劳模李顺达、申纪兰而闻名大江南北。这里是中国第一个互助合作组的诞生地,是新中国最早举起男女同工同酬大旗的发祥地,也是劳模精神的重要发源地。

西沟展览馆系统展示了全国著名劳模李顺达、申纪兰带领西沟人民艰苦奋斗的辉煌历程,是山西省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著名红色教育基地之一。 王超摄

“过去的西沟村,荒山秃岭乱石沟,旱涝风雹年年有,满山石头没有土,庄稼十年九不收。”在老人的记忆里,曾经穷苦的日子不堪回首。“如今的西沟村,柏油马路户户通,住房都是‘将军顶’;网络闭路进到家,自来水管哗哗哗;家家开着小汽车,幸福生活美如歌。”从吃不饱饭到解决温饱再到脱贫奔小康,西沟村翻天覆地的巨变,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

为纪念全国劳模李顺达获得“爱国生产金星奖章”,激励后人发扬“金星”精神,西沟村在西沟森林公园入口处修筑了“金星碑”,并将境内最高的一座山峰更名为“金星峰”。王超摄

“我理解的‘劳模精神’就是能吃苦、脚踏实地好好干。”

“共产党员,要听党话跟党走,带领群众走致富路。”

……

每月1日的主题党日活动是西沟村党总支的光荣传统。“在家的党员都会自觉参加,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每次学习后大家畅所欲言,谈体会、话发展。”西沟村党总支书记郭雪岗说。

劳模精神是西沟村的“传家宝”,也是全村干部和群众苦干实干、奋斗不息的“动力源”。开办新时代新思想和劳模精神大讲堂,强化党员理论武装;在党员中开展比境界看党性、比责任看担当、比作风看奉献、比民意看形象的“四比四看、争当纪兰式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激发党员意识;老党员发挥家风传承、监督提醒作用,化解矛盾纠纷;年轻党员发挥信息传送、致富带动作用,帮助群众增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建引领下,作风实了,本领硬了,办法多了,向心力强了,乡村全面振兴沿着大家伙儿期待的方向大步迈进。

走进西沟村,会被一座座主题公园吸引。郭雪岗介绍,这些公园过去都是村民圈养家畜、倾倒垃圾的地方,如今建成劳模、孝老、生态、和谐4个主题公园,不仅改善了村里的生态环境,还为广大村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村民牛进福笑呵呵地说:“村里实施了许多改善环境的举措,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到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我们住得舒服,心情也好。”

不仅要生态美,更要人文美。青山叠翠间,村史纪念馆、劳模精神讲堂次第落成,以沉浸式情景剧再现申纪兰带领乡亲开荒造田的峥嵘岁月;村文化广场上,定期举办“纪兰故事会”“劳模精神代代传”主题晚会……西沟村立足自身优势,弘扬劳模文化,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讲好纪兰故事,赓续红色血脉,让精神火种化作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

山西纪兰健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员工们正在有序作业,一粒粒沙棘果经过一道道严密工序变身一瓶瓶沙棘饮品。近年来,西沟村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引企入驻,有效助农增收。 王超摄

有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也有红色厚重的文化底蕴,西沟村不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投入,并将特色旅游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成立了接待中心、红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完成西沟展览馆改造改陈,新建金星峰劳模文化广场、农耕文化民俗博物馆,维修改造西沟会堂,开发一系列具有西沟特色的红色、绿色旅游纪念品。据统计,该村每年接待游客约13万人次。“我们自己的村办企业可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加上各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意愿的村民都能实现就业。”郭雪岗说,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76.3万元,特别是经营性收入超过100万元,占比56.7%,比历年同期增长11.4%。

夕阳为太行山镀上一层金边,西沟村里,炊烟与游客的笑语交织升腾,柏油路串起的不只是家家户户的小康图景,更连接着红色基因与绿色发展的时代脉搏;劳模讲堂回荡的不只是历史足音,更激荡着“新农人”接续奋斗的铿锵誓言。“我们将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弘扬劳模精神,赓续红色基因,推进乡村振兴,让劳模精神在西沟代代相传。”郭雪岗踌躇满志地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颉亚珍,长治日报记者 张军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