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振华
近日,汉寿县38个机关事业单位全部拆除围墙一事引发了社会关注。从2022年起,汉寿县实施“靓城战略”,“拆围透绿”工作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被进一步推进。当地县委、县政府带头拆除围墙,开放院内1.2万个免费停车位,将封闭的机关大院变为市民共享的公共空间,其他机关事业单位紧随其后,陆续向公众开放。这些举措赢得了当地市民的赞誉和广大网友的支持。
汉寿县通过拆除围墙释放出9万多平方米绿地、新增上万个停车位,缓解了“停车难”的城市顽疾,串联起老旧小区与公共设施。市民自由出入政府大院,消解了神秘感与疏离感。通过电子监控、错峰管理等技术手段,汉寿县实现了开放与秩序的并行不悖。
汉寿县的探索并非孤例:河南信阳市委、市政府拆除围墙后,市民涌入大院纳凉,成为城市新景;安徽泾县将10个政府大院改造为社区公园;山东德州50个乡镇开放大院供农民晒粮;江浙多地节假日开放机关食堂与停车场。这些案例表明,拆除围墙成为了地方政府破解公共资源短缺、拉近政民关系的有效路径。
2016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逐步打开单位大院,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汉寿县以“一个单位、一方案、一专班”的机制高效落实政策,通过免费停车、增建广场等配套措施,将文件要求落到工作实处,是对现代化城市治理创新的一次有效实践。
一堵围墙的消失,开放的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架起了一座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民心桥”。汉寿县的实践证明,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创新,无需宏大叙事,只需从一砖一瓦的拆除开始。当孩童嬉戏于县委大院、游客停车于政府楼前,一幅更具包容性与烟火气的城市图景已然展开。没有了围墙的机关单位,拥有了最坚实的民心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