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11时5分,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民艾尼帕·托合提领到了一张崭新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这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不仅承载着她对未来的期待,更成为新疆个体工商户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是新疆颁发的第200万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在政策暖阳下奋力生长
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个体工商户这一市场经济“细胞”被正式激活。1980年12月,全国颁发出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这张薄薄的营业执照背后,是改革开放的壮阔浪潮。
1981年3月底,新疆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1.3万余户,从业人数达1.8万多人。这些个体工商户,绝大部分从事餐饮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他们经营分散、机动灵活、走街串巷,营业不计时间,服务热情周到,起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作用,活跃了市场,方便了群众。
当时,乌鲁木齐市、伊宁市工商管理部门还投资搭盖了一些棚子,划定了一些营业场地,从各方面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个体工商户蓬勃发展,新疆在册总量从2012年底的58.28万户,增长到如今的200万户。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无数像艾尼帕·托合提一样的创业者,在政策暖阳下奋力生长的身影。
个体工商户是群众生活最直接的服务者、重要的就业创业源头和“蓄水池”,具有显著的便民利民作用和共富共享效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新疆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了全疆经营主体总量的四分之三,约九成投身于第三产业,广泛分布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餐饮、零售等行业。全疆个体工商户带动就业近320万人。
“量身定制”培育发展动能
个体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新疆近年来“量身定制”的政策体系。
2023年4月,国家在12个省份启动了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新疆先行先试,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什地区进行了试点,并成功申报了新疆首批52户“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
2023年11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部分政策针对个体工商户。《政策措施》提出,到2027年底,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六税两费”,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部分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对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的,依次扣减增值税等税费的限额,由每户每年1.44万元调整为每户每年2.4万元……
如果说这些普惠政策是“阳光普照”,那么2024年的改革则更显“精准施策”。2024年2月,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16个部门,印发《关于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采取42条个性化措施对个体工商户进行分型分类精准帮扶。
《实施方案》将个体工商户明确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三类,并针对“名特优新”四类特色经营者定制培育方案:初创的“生存型”个体工商户侧重降低经营成本,激发创业活力;蓄势待发的“成长型”个体工商户侧重畅通用工渠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潜力强劲的“发展型”个体工商户侧重提高管理水平,引导转型升级。
让个体经济焕发新活力
政策工具箱持续升级,让新疆个体经济焕发新活力:
2024年,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推出“惠商户·名特优新贷”信贷产品,最高150万元、3年期的信贷产品,为个体工商户插上了腾飞之翼。
2024年,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打通“个转企”办理业务中的堵点。借助政务服务系统,个体工商户升级企业可保留字号、信用代码等核心信息,历史积淀与品牌价值得以延续。
从“首违不罚”柔性监管,到“歇业制度”人性化设计……营商环境的点滴改进,使服务生态持续优化,让创业者轻装前行。
截至2024年底,新疆第二批2090户个体工商户通过国家“名特优新”认定,这些“领头雁”正带动更多商户向专业化、特色化迈进。
从梳理出的政策可以读懂新疆扶持个体工商户的深层逻辑:从“放水养鱼”到“修渠引水”,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新疆正以分型分类的“绣花功夫”,构建覆盖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站在200万户的新起点,新疆个体经济的故事仍在续写。当艾尼帕·托合提的店铺亮起招牌时,这片热土上,无数创业梦想正在政策的春风中拔节生长。个体经济的生命力,将绘就新疆高质量发展的斑斓画卷。(索蓉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