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业 ▎
“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这是广州一直坚持的鲜明态度。2025年的开局之时,广州依然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赛道上高速奔跑。

3月底,广州无人驾驶领域迎来“双喜临门”——
28日,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获得了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证),这是全球第一次有企业做到“四证集齐”,意味着中国低空经济将从试点迈向商业化,开启“载人时代”。
27日,广州企业文远知行获得法国纯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成为全球首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美国五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除了文远知行,另一家广州企业小马智行在韩国、卢森堡及中东(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也已布局自动驾驶业务,实现技术和产品出海。

亿航智能展厅展出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
从无人驾驶网约车到无人驾驶“打飞的”,这些未来城市的科幻图景不仅在广州徐徐展开,也正从广州起步向全球输出,向世界递上一张名为“12218”的产业新名片。今年年初,广州提出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发展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6个未来产业和8个现代服务业,低空经济和智能无人系统正是其中的代表。
蓝图谋定,看准就干!今年一季度,广州341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约2400亿元。其中,产业项目共开工156个,总投资约1124亿元。细数这批有“量”有“质”的开工产业项目,能看到传统产业“发新芽”、战新产业“生强枝”、未来产业“播春种”。

例如在黄埔区,总投资50亿元的视源股份全球总部基地,将用于开展商用显示及音视频设备、计算设备、电力电子、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预研和产品开发,达产后年营收超百亿元。如今,全球每3台电视机就有一台装着视源股份研发的主控板卡,广州显示面板产能全国第一,“世界显示之都”气象初显。
又例如在南沙区,总投资逾24亿元的领为视觉大湾区总部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将依托晶科电子在第三代半导体LED产业链的协同优势,成为晶科电子面向智能汽车视觉产品和系统业务板块的总部,为广州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打开新增量。
再把目光从项目工地投向生产线:在广汽埃安番禺智能生态工厂里,600多个机器人不分昼夜“埋头”造车,每53秒即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在小鹏的汽车工厂中,IRON人形机器人正在“实习”拧螺丝,助力小鹏一季度交付94008辆智能电动车,同比增长331%……广州这座全球知名的“智车之城”,正在迈向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之路上发起新一轮冲刺。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但广州开足马力的不只有产业项目。

根据日前公布的广州市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计划今年竣工。届时,全球最大单体机场即将诞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拥有4个跑道的机场,可满足1.2亿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为“顶流城市”配上“顶流枢纽”。城市更新方面,广州一口气“官宣”了2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包括广州火车站片区改造、瑶台城中村改造、海珠区三滘村城中村改造等备受关注的旧改项目。
拉开全年清单,香港岭南大学(广州)项目、从化全地形赛车场项目、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年内开工,腾讯广州总部大楼、广州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广州市南沙体育馆片区项目、海珠湾隧道今年竣工……春天的广州,大项目满弦开弓,拼经济战鼓正酣。
策划/张浩、吴城华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吴城华、贾政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鹤涛、陈忧子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