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的中国行在全网爆火,他以独特视角和真实体验,为全球网友展现了一个充满魅力的中国。从西安城墙下的广场舞到重庆火锅店的“辣哭”挑战,他的视频让多个中国城市获得海量曝光。然而,这场狂欢背后,也折射出网红效应对城市宣传的双重影响——既能迅速引爆流量,也可能让城市形象陷入“浅层娱乐化”的困境。
“甲亢哥”的中国行之所以成功,在于他打破了传统城市宣传片的“精致叙事”,用真实甚至略带荒诞的互动,让城市形象变得鲜活。例如:他在西安回民街被羊肉泡馍烫到咧嘴、在上海豫园笨拙地用筷子夹小笼包……这些“不完美”的片段反而让观众感受到城市的烟火气。重庆文旅部门的数据显示,“甲亢哥”到访后两周,国际游客咨询量激增300%,这种传播效率是传统外宣难以企及的。这表明,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城市宣传需要“网红化思维”——即用轻松、幽默、互动性强的内容,而非单向灌输的官方叙事。
然而,“甲亢哥”的案例也暴露了网红营销存在的潜在风险。“甲亢哥”的视频虽然有趣,但其内容高度依赖个人风格,将城市本身当成了“背景板”。西安被简化为“有兵马俑和广场舞的地方”,重庆则被浓缩为“火锅很辣”,缺乏更深层的文化解读。长期依赖此类传播,可能导致城市形象被标签化,失去多元内涵。有专家指出:“这种传播就像给城市打了一针‘兴奋剂’,短期效果显著,但长期可能造成文化认知的扁平化。”此外,网红营销的最大问题是“短效性”。“甲亢哥”的热度会过去,但城市需要的是可持续的旅游吸引力,如果后续缺乏深度内容支撑,短暂的流量高峰可能无法转化为长期旅游经济收益。
“甲亢哥”的中国行证明,网红能快速点燃城市热度,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这把火持续燃烧。笔者认为,城市宣传既需要网红的“爆点制造”,也需要扎实的文化叙事作为根基。要让网红效应真正助力城市宣传,还需在以下方面加以优化:首先需要从“蹭流量”到“造内容”,城市可与网红合作定制深度体验,如“甲亢哥”在西安学习一段秦腔,或在重庆探访火锅底料工坊,在娱乐中传递更丰富的文化信息;其次需要建立“网红+在地文化”的联动机制,例如,重庆可借势“辣哭梗”推出“老外友好微辣挑战”,将短暂话题转化为长期文旅活动;最后需要平衡娱乐与深度,鼓励网红在搞笑之余加入文化解读,如邀请本地博主与外国网红对谈,让传播更具层次感。
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与独特,在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息,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互动。文旅宣传应该回归本质,展现城市的真实面貌,让游客在自然、真实的氛围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江苏经济报记者 沈玉青